香腸加工生意火爆
發布日期:2019-01-12 作者: 點擊:
“霜蹄削玉慰饞涎,卻退腥勞不敢前?!比缭娝?,臘月殺豬割肉,家家戶戶灌香腸,這是我們的傳統民俗。所以啊,我總覺得,一座城市的年味,是從灌香腸腌臘肉開始的。眼下又到了家家戶戶準備腌臘制品的時候了,不少市民家的陽臺上,已經曬起了各種臘味。
在千萬加藍天菜市場的一家豬肉攤前,攤主耿廣珍一大早就忙碌了起來,忙啥呢?幫顧客代灌香腸唄。
除了這些常見的口味,最近幾年還有顧客私人定制了不少口味獨特的香腸。
耿廣珍介紹,老早之前家家戶戶都是手工灌香腸,灌出來容易產生氣泡,影響口感和質量,所以現在都是機器加工。顧客可以直接從自己的攤子上購買豬肉現場加工,也可以自己準備肉過來代加工。加工費按重量計算,一斤也就幾塊錢。
在肉質的選擇上,其實還是看個人喜好,偏肥偏瘦都可以。等挑選好肉,就可以開始準備灌了。
聽著簡單,其實這拌肉的工序最講究,先調好配料,然后用力反復攪拌,一定要攪勻看不到顆粒才可以。而除了肉餡,香腸必不可少的,還有外面的那一層衣服。
其實,腸衣的原料有很多,羊小腸還有一些其他的材料都可以,但耿廣珍一直用的是豬小腸,一根豬小腸能超過2米長。
通過機器,攪拌好的肉餡,一點一點塞到了腸衣里,然后再一截一截從中間分段,系上棉線,香腸就算灌好了。而且,灌香腸也是有黃金時節的,氣溫在零下時,灌出的香腸口感最好。
不管是機器還是手工灌香腸,細細區分,100個家庭,似乎會有100種香腸的口味。但不管哪種口味,嘗過后你都要誠心地說一句:“好吃!”,才算不辜負這個家里,主婦的辛勤勞作。而那些迎著寒風飄揚的香腸,裝點著家家戶戶冰冷的防護欄,紅彤彤的一片,會給我們一種家的歸屬感。